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15.奴隶 (第1/2页)
115.奴隶
这场雨下得让人烦躁。 中原总是这样,一到雨季天就阴,灰云笼罩,烟气四缈,还要飘几场丝丝细雨,没半点磅礴辽阔之气。 薛止懒得打伞,在宫苑的雨亭中静坐了会儿,待脸上热辣冷下来,颊边消了痕,才起身往外走。 小贵妃打他总是用上力道。 可终究也不疼不痒的。 他往奉天门走,停住。 里头就是文渊阁,十多位大臣刚参完朝会,手执笏板在外面站着,互相传递消息,窃窃私语。 谈监察院掳回的胡羌人,谈武侯,谈战乱。 也谈他薛止。 不多时,阁门开了,小雨还在飘。 阁老们踩着明汪汪的青石路出来,这雨不配他薛止,却极配苏临砚这个人。 在人群中极其瞩目,清凉凉的水洼倒映他的身形,又薄又好看。往那一站,气度沉凝,雨滴“啪嗒”地落在眼睫间,侧脸轮廓流畅,一抬眉,真是漂亮。 别人在他周遭,就成了泥点子,唯有这人的五官,是画师精心雕琢的水墨。 这抹文人骨,天地灵秀独养出来,普通人望尘不及。 看着看着,心中就不痛快。 换了这张脸,江蛮音会舍得下手吗。 这念头一出,都会觉得自己可笑。 三大殿在外朝东侧,离司礼监还是挺远的,薛止架子大,惯常让小黄门来拿奏章,连内阁官员的脸都不怎么见。 “稀罕。” 崔侍郎摇一把洒金折扇,头顶遮雨,下巴微扬,瞧见远处眼熟人影,啧了声,“掌印怎么大驾光临。” 先帝死那年,监察院造设“君子狱”,逮捕几名党争之人,用尽古往禁刑。这么多年过去,六部中就没不怕他的。 崔侍郎是个纯粹的享乐主义,从不激进冒头,合了扇,戳戳旁边:“怕是压了他的功,来找你要理。” 苏临砚隔着雨丝,在灰青的天和薛止遥相一望。 这人刚从边境回来,马不蹄停进宫,待了整夜,不知道的人,真以为都督大人不辞辛劳,事必躬亲。 见薛止屈指在唇间打了个哨,天上白隼猛地垂落,绕着苏临砚危险打圈儿,惹得他袖袍都鼓动开。 “苏大人,咱家昭狱等你。” 薛止唤回鸟儿,手中藏了东西,往前一抛,眼看要砸在脸上,苏临砚单手一接,翻过来,是锦衣卫的腰牌。 他道:“别不敢来。” 再抬头,就只能看到他闲庭信步的背影。 * 昭狱位于极阴处,被雨逼得更冷,壁上的暗灯摇摇曳曳,在地上投开朦胧影子。牢里,几名胡羌人被箍了圈圈锁链,用北狄话大骂。 “该死的叛徒,你属于草原,在汉人的金殿里,却变成黑蛇回来,吃里扒外的豺狗,山神会诅咒你,劈开你的灵魂。” 许久,薛止用北羌话说了句:“安静。” 几番恶刑下去,再嘴硬的人也会软掉骨头,胡羌人根本没见过大周千花百样的刑具,没一会儿就躺在地上发抖,嗬嗬喘气。 薛止冷冷道:“没有我,你们鲜卑部的首领,这辈子都坐不到漠北大君的位置。” 施刑人不懂蛮语,这话的语调偏豪放低沉,卷音又多,但是被掌印说出来,咬字却带了些中原的雅致。 薛止低头将手浸入盆中,一点点洗净血渍,他在水面上看清自己的脸,呼吸慢慢寂沉下去。 他其实非常厌恶自己的面貌。 水中倒映男人的脸,五官极精致,高鼻棱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