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穆之年(gl,纯百,年上,娱乐圈,双强,1v1)_故土新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故土新生 (第4/4页)

叛的粉丝后援会更忙,各地分会都在组织   “北泉朝圣之旅”,群里的聊天记录刷新得比车窗外的风景还快,有人说要去尝尝迟叛提过的烤包子和奶片,有人说想在孤儿院的沙枣树下坐一坐。

    迟叛和团队现在在赶去机场的路上,即将飞往下一个巡演城市。

    保姆车后座的小桌板上,放着院长阿嫲托人带来的沙枣糕,塑料盒上还沾着院子里的泥土。迟叛拿起一块放进嘴里,甜丝丝的味道漫开时,刷到一条北泉本地网友的视频:镜头对着凌晨四点的民俗街,卖奶茶的铺子已经开了门,老板举着手机直播,说   “这是迟叛小时候爱喝的咸奶茶,今天备了十倍的量”。评论区里,来自全国的   “云游客”   正在排队:“给我留一杯!”“我下周就到!”

    值得一提的是,唐穆清影后罕见地参加了一个慈善晚宴,为孤儿捐款。

    迟叛自然是不知道的,保姆车刚驶离服务区,李兴嵘的视频电话就打了进来。

    北泉的巡演结束后,迟叛自然要多呆两天,李兴嵘还有事情要处理,就先提前离开了。

    屏幕里的男人穿着笔挺的西装,背景是酒店宴会厅的水晶灯,他举着手机转了半圈,笑着说:“刚结束一个慈善晚宴,猜猜我看见谁了?”

    迟叛正用湿巾擦手上的沙枣糕碎屑,闻言抬眼:“我怎么知道。”

    李兴嵘的声音里带着点兴奋,镜头往斜前方晃了晃,虽没拍到正脸,但那身标志性的月白色旗袍,在一众深色礼服里格外显眼,他放低了声音,“这位影后可是出了名的‘非必要不社交’,今晚不仅来了,还以个人名义给孤儿救助项目捐了七位数,上台发言时特意提了句‘每个孩子都该有被看见的机会’。”

    迟叛捏着湿巾的手顿了顿。

    唐穆清   ——   这个名字在娱乐圈几乎是   “高冷”   的代名词,出道二十年,除了作品宣传几乎零曝光,更别说参加慈善晚宴。她脑海里闪过对方在电影里的模样,清冷的眉眼,疏离的气质,怎么也和慈善晚宴的热闹场景叠不到一起。

    “圈里都在猜她是不是要转型做公益了。”   李兴嵘切回自己的脸,语气里带着点八卦,“不过说真的,她捐的那个项目,和你之前帮的几家孤儿院性质挺像的。你说巧不巧?”

    迟叛笑了笑,没接话,指尖在手机壳上轻轻划着。车窗外的戈壁滩正被夕阳染成赭红色,远处的风力发电机转得慢悠悠的。她想起长福孤儿院的孩子们,此刻大概正围着院长阿嫲分沙枣糕,唐穆清的名字,和北泉的晚霞、白马的鬃毛、粉丝的欢呼混在一起,像颗偶然落进溪流的石子,漾开一圈细碎的涟漪,很快又被前路的风声盖了过去。

    “可能是刚好有感触吧。”   她随口应着,把话题转回下一站的舞美设计上。有些事,不必深究,就像她不知道唐穆清为何突然现身慈善晚宴,唐穆清大概也不会知道,千里之外,有个刚结束家乡巡演的歌手,正因为一场偶然的善意,心里暖了那么一瞬。

    不过迟叛向来不会想多,她没这个时间。

    车过服务区,迟叛下车透气,冷风裹着戈壁的气息扑过来。远处的广告牌上,正循环播放着她为北泉拍的旅游宣传片,画面里的她穿着民族服饰,站在胡杨林下笑,和此刻手机屏幕里那个被千万人讨论的身影重叠在一起。

    助理递过来保温杯,说北泉文旅局刚发来消息,这周的酒店预订量比去年同期涨了四百倍,十分感谢她对当地的贡献。同时,省文旅局希望能邀请她作为省文旅形象大使。迟叛抿了口热水,望着车窗外掠过的荒漠,忽然想起演唱会结束时,院长阿嫲拉着她的手说   “你让更多人看见北泉了”。

    助理的手机又震了,递过来,是条新推送的新闻:《顶流歌手效应显现,西北小城:北泉,成新晋网红打卡地》。迟叛笑了笑,把手机还给助理,转身上车。

    当年她又不是没有爆火过,只是这次更火一点。

    这些都不重要,下一站的舞台还在等着她,音乐也在等她。

    --------------------------------

    我们小迟真的是个很有魅力,很好的女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