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分卷阅读444 (第2/2页)
一是陈桥镇位于潜县和六安县之间,再往东南就是青华府、徽州府,方便她统一监管整个工程。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原因就是:她在陈桥附近的山中,建了水泥厂。水泥,才是她修建这条路的底牌!六安府境内,潜县的工程由梁心铭兼管;六安县的工程由唐知府和陈汐玥分段监管;出了六安府就是青华府,知府大人是梁心铭的老熟人——黄湖。一个合格的领导者,首要会用人。黄湖虽然不是个好官,梁心铭却没打算弃之不用,事实上也容不得她挑三拣四,那就好好地利用吧。对黄湖,她早有了对策,亲自赶去青华府,将修路章程扔给他,吩咐他按章办事,余话也不多说,便打道回府了。对陈汐玥和唐知府,她也用心了的。唐知府好风雅、注重身后名,她便向唐知府承诺:此路修成后,会在各府交界处设立界碑,界碑上镌刻负责此路段工程的官员、修建的时间、以及捐献钱物人的名字,以备后世人瞻仰。又暗示他,她另有手段,一定会让这条路成为大靖独一无二的道路,即便以后能修建出比这更好的路,这条路作为首创,也会被载入史册!唐知府被梁心铭诱惑了。第392章女县令的手段他瞪大眼睛,呼吸急促。至于梁心铭透露出来的另一层意思:有功劳算你的,若出了问题自然也算你的,则被他忽略,本来就该这样嘛!梁心铭将他神情看在眼里,又道:“若非这工程,老大人恐怕年底就要告老了。若能在告老之前,做成这件大功,被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颂扬,想必此生无憾了。”唐知府严正道:“本官定当全力以赴!”他回去后,就发动地方豪绅捐银、捐物、捐人,他也主动带头,坚决要把这件工程做成、做好。从此,不但他自己终日忙碌,连家人也被他指使团团转。原本他在府衙坐镇,属僚们有事赶回来向他回禀,讨他的示下;后来工程展开,诸事繁杂,他便发现太不方便了。听说梁心铭在工地附近建立临时衙门,他有样学样,也在工地附近寻了一所民宅落脚,现场指挥,随时处理突发事件。还经常去工程路段巡视,快六十的人,不习惯骑马,就坐轿子去。又嫌颠簸的慌,况且天气渐热,坐轿子实在不算舒服。他又改为骑马,跑一天下来,大腿根就磨破了。梁心铭听说后,微笑道:“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用对了方法,总能激发出意想不到的成果来。”陈汐玥虽机敏,然性傲气,仕途不得志,急需一个机会往高处走,梁心铭便对他道:“陈大人的机会来了。”陈汐玥忙问:“何以见得?”梁心铭便将和工部右侍郎俞希文比拼的事说了,又道:“此路若修成,若无意外,本官将会进京。等唐知府告老,六安知府的职缺便是大人的了。此路若修坏了,本官作为工程总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