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告别前夕 (第1/2页)
告别前夕
会场灯架在头顶一盏盏亮起来,白光落到人脸上,所有神色都变得浅一些。后台走道窄,电缆像黑蛇一样沿墙铺开,脚步一多,不时有人抬脚跨过,失衡,再抓住什么稳住。 她坐在角落里,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日程表,手指在笔记本上点了一下,确认每一项都在计划内。 这几年的从业经验,让她能够在人声鼎沸的后台环境里仍旧能够集中注意力,很少分心。 直到他走进来。 场内有一瞬的sao动,但很快归于秩序。他是代言人,是今天的焦点。二十岁出头,但早已少年成名。他众星捧月地被所有人围住,可是他只是静静坐着,肩背微微前倾,像是把自己收小。灯泡一圈圈镶在镜框上,打出一种太过无害的亮。 “江老师,走台词我们再过一遍?”副导演在旁边催。 他看向她,目光从镜子里移出来,像是隔了层玻璃仍然不急不缓地落在她身上:“辛苦你了,路总。” 他的口吻是礼貌的,尾音收得干净。 她点头,把文件递上去:“合同补充条款——临时更新,一会儿上场前麻烦确认。”她的指节今天有些干,透明的倒刺在光下翘起,纸张边缘蹭过时带出轻微的刺痛。她把手收了收。 他的经纪人接过去,三两眼扫完,开口就快:“这个曝光频次我们已经谈过,是平台的对齐问题,不是我们临时变卦。回头再沟通,现在先把这场走完。”?她不与之争辩,只“嗯”了一声,手里那杯温水递过去:“你嗓子还没完全好,先润一下。”?他接过杯,指背上有一道细小的旧伤,像被纸割过。他低头,谢谢两个字说得很低,像泄在杯壁上的一口热气。她看见他喝水的动作,喉结滑过,皮肤下肌rou轻轻收缩,显出一种节制的力。 场务走来走去,空气里挤满香水和发胶喷雾的味道。她退一步,让出空道。有人从后面挤过来,肩膀和她肩胛骨擦了一下,她没站稳,脚尖踩到电缆,踉跄。?他很快握住她的前臂,不是救命式的用力,只是把她往稳定的方向带了一下。他的手掌偏凉,掌心却有温度,从空调冷风里渡出来的那种余温。 她站稳,说了句“谢谢”,又退开。经纪人看了她一眼,笑容公事公办:“后台人多,注意安全。”她也笑:“当然。”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把话说到恰好,不多,也不少。 上场前最后一次走台。她在侧台看时,他已经进入要给出的那种公式化的亲和力,肩背打开,笑意挂起来,台词流畅得像事先量过尺。镜头扫过去,观众席发出整齐的尖叫,灯光被他驯服,像温顺的动物。 她想起第一次见他是在试镜棚,夏末,空调不够给力,所有人都出了薄汗。他站在白布前,读了一段毫无起伏的日常对白,语调平,眼睛里没波纹。经纪人紧张地看她:“怎么样?”?她当时说的是:“他不急着让你喜欢他。”这句话让经纪人愣了一下,再笑,又去掩饰那点松气。她的意思很简单:不急着讨好的人,通常有余地,能走远。只是余地的代价是孤独,要自己熬过去。 整场活动像常见的流水线:主持人提问、互动、品牌口号、合影。她站在侧台冷风最足的位子,把时间掐得很实:每一个环节提前五秒提示,所有临时变量都被压在可控内。她的手机震动了几下,一条新邮件跳出来:签证中心发来的预约确认,日期被高亮成深蓝。她盯了一秒,把屏幕一划,按灭。 散场。 观众退潮一般涌出去,走廊里回音空空。她去后台确认撤场流程,顺手把几段易折的条幅卷好递给物料组。经纪人把人往外带,步速快。她停下脚,看见他从喧闹里落下一步,走到饮水机前,自己换了一杯水。 “是不是嗓子还是不太行。”她说。 他把纸杯捏得很轻:“昨晚拍夜戏,稍微有点过。” “辛苦。”她说了一个专业里常用的词,轻微到不必回应。 他却笑了一下,像真听见了安慰似的:“还好。” 化妆间里掉了一只耳返,场务四处找。她弯腰去桌底摸,指尖碰到冰凉的塑料壳,正要拿出来,另一个人的指尖也进入了视线——他的。两个人都顿了一下。她先松开,让他拿。他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