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他居然还有这一面 (第2/2页)
着明显目的的接近。 然而,他依旧保持着表面的平静,只是淡淡点头,或是简短回应: “不必了。”“多谢。”“改日再说。” 他的语气疏离而冷淡,将那些热情的搭话者挡在外面。 然而,那些人似乎并不在意他的冷漠,不了解的人,只当他天性如此,依旧像苍蝇一般围着他转,喋喋不休。 如果你问京中门阀子弟最厌恶的人,并不是平日里傲气不恭、一身戾气的小五爷。 而是像楚淮倾这样的“异类”——那种太过出类拔萃、不拘一格的人。 门阀世家一心追求的是什么?莫过于是家族的荣华富贵、权力地位的稳固,他们遵循着血统和传统的规则,向上攀登,按部就班,极力捍卫家族的利益。 就算是年轻一辈,也往往小心翼翼,深知如何通过世交、亲缘、权力交换来为自己谋取优势。 更让门阀子弟们难以理解的是,明明都是在国子监做着清贵的闲差。 怎么换成楚淮倾,不仅关心国子监的事务,还时常上书朝廷,直言时弊。 甚至胆敢在朝堂之上,与那些位高权重的大臣争辩。他的奏折字字犀利,句句切中要害,让阿谀奉承的朝臣们面红耳赤,无言以对。 当朝大太监江霂尤其不满楚淮倾。皇帝终日沉浸在炼丹炉旁,放任宦官把持掌控朝政,大太监江霂权倾朝野,每一项重要的政令,每一次重大决策,都能看到他的身影。 江霂不直接插手政务,却能掌握很多大臣的情报,再借由搜集到的把柄消除一切威胁,这般本事倒真如其外号“神君”一样了,非常狡猾,复杂,几乎掌握着整个朝廷的脉搏。 作为皇帝身边最得宠的内侍,江霂权倾朝野,朝中大臣无不对他阿谀奉承,就连那些门阀世家,也要对他礼让三分。 江霂曾多次暗示楚淮倾,只要他肯低头,愿意与自己合作,便能在仕途上平步青云。 然而,楚淮倾却从未将他放在眼里。甚至在朝堂之上直言不讳地批评宦官干政,指责他们祸乱朝纲,败坏国事。 江霂对此恨得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直言不讳自然使得他树敌无数,那些被他触怒的权贵们和江霂暗中联手,试图打压他的仕途。 可即便如此,他也在这样的年纪,胜任国子监要职。 坊间都传闻道:他贵为侯府世子,不仅在外亲自授课。 而且无论是寒门子弟还是世家公子,他都一视同仁,从不因出身而有所偏颇。 甚至会为那些家境贫寒的学子筹措银两,助他们完成学业。 京中的门阀子弟们对他既嫉妒又无奈。 嫉妒他的才华与声望,又无奈于清正与坚韧。 天下为公,四字之难。他们无法理解。 百姓们都觉得,楚大人是他们的希望,虽生于门阀世家,本可享受荣华富贵,但却为了天下苍生的福祉。 这种胸怀和境界,颇有百年前老国公的气魄,都盼望着他能够在恢复大雍的盛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