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室友A II︱變色龍(23) (第2/3页)
個人,哪怕是在學校與宿舍相遇,也會先主動撇開視線,當然,他還是喜歡著對方,只是異男忘哪怕是再難忘也還是得忘。 直到時間來到聖誕節,他跟男朋友也交往差不多兩三個月,他們約好了一起過聖誕節,人生似乎沒有了那個人依舊照常運轉著。 但在那天的傍晚,他卻接到了對方的電話,那個人的電話號碼他老早就背在心裡,刪與不刪根本沒有意義,即便如此他還是願意做個樣子,只希望能讓對方好受一點。 懷著忐忑不安的心他接起了那通電話,電話的主人問他,能不能在今晚見面?答案自然是否定的,他已經答應了男朋友的約會,而電話那頭的對方似乎哭著,哭著對他說: 『陳慕杉,你讓我覺得自己好噁心,可是我卻無法恨你……』 他不明白對方特地致電對他這麼說的意圖為何,如果是想傷害他,那麼對方早就做到了,他可以連自尊都不要只求能再次當朋友,是對方不給他這個機會…… 掛了電話,陳慕杉還是依約定出門跟男朋友約了會,卻仍是因為放心不下提早回到宿舍,敲響那個人房門的結果是被告知對方很臨時地忽然說要回家一趟,那時的他不疑有他,在打了三通電話都沒無人接聽後便回自己房間睡了。 隔天上午房間裡只有他一個人沒有排課,所有人都起床出門了,他則是被手機吵醒的。醒來時鬧鐘正巧指著十點半,來電顯示為那個人的號碼,但卻不是對方給他打來的電話。 『慕杉哥,哥哥他…他……』 電話的那頭是那個人的meimei,也許因為對方最後的未接來電現實是他,又或者過去的這些年,他在他們家裡沒少蹭過晚飯,他和他們全家人都很熟,只是meimei的來電瞬間就讓他清醒了過來。 他要meimei慢慢說,把話說清楚,但他卻在接下來的敘述中完全失了神。 陳慕杉聽著,電話裡的女孩哽咽訴說,昨天深夜他們家人接到警察的電話,那個人在自家附近的便宜旅館內燒炭自殺,旅館表示對方傍晚左右前來辦理休息六小時,之後未準時退房,內線敲門皆無人回應,櫃台感覺情況有異才拿了備份鑰匙開門。 進房後看見燒著炭的小鐵盆以及床上不知生死的男人才驚覺事態嚴重,那個人在送往醫院救治不久後便宣告不治。 病史很快就被清查了出來,近期數次精神科的就醫記錄被懷疑是自殺的關鍵,同時警方也在現場及對方隨身的包中找到藥袋,內含抗憂鬱藥物與安眠藥。 同性戀恐懼症,簡稱恐同症。 一般泛指針對同性戀毫無原因憎恨、恐懼與排斥的反同性戀者。在臨床上其實並不存在這項病症,然而在精神學與心理學理論卻皆認為對於同性戀強烈的仇恨應該與壓抑自我非同性戀者的心理有關。 恐同所帶來的影響包含主觀恐同、暴力與歧視,反對者並非必須三者皆具,而是因人而異反應出一種或多種狀況。 其中,直接指向自我對同性戀恐懼的主觀恐同更可能引起憂鬱、自信低落與不美滿的戀愛及性愛,部分心理與精神學家將其歸咎與青少年自殺率偏高的原因之一。 因為部分帶有主觀恐同的同性戀者亦會對同性戀者採取暴力、歧視等行為,藉此壓制自我的同性戀心理,導致他們未必能夠察覺自己的性傾向。 那個人的劇烈反應以及之後所有保持距離的種種表現,陳慕杉早就猜到對方很有可能會是恐同的一員,只是沒有想到,情況會如此嚴重…… 事發至今,那個人從未對他使用過暴力,也從未對他說出過分侮辱的話語,即便他們之間最後只剩下生疏的對話與沈默,對方對他最是惡言相向的一次,卻是昨天傍晚的那通電話。 也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