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章 (第1/2页)
第五章
普济寺位于汴梁城宝庆坊内,毗邻闹市,虽不如大相国寺地位尊崇,香火鼎盛,但也自有妙处。如今佛教盛行,再过上一阵,待二月花朝节之后还会有香会,汴梁城的各大寺庙里便会挤满了游佛上香的香民信众们。 俗话说得好,大隐隐于市。待转过前面的弯角,入了普济寺的地界后,仿佛连空气都忽然放缓了一般,周遭一下子寂静起来。 寺院的青砖院墙凝着层薄霜,檐角冰凌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泛着冷光。傅般若将手炉往怀里拢了拢,仰头望着寺前那株百年银杏。枯枝上残雪簌簌而落,倒像是杨铮方才被戳破算学时的窘态。 想到这,她微微一笑,转头望向杨铮:“表哥,咱们不若去前殿求一炷香。普济寺向来灵验,年年都有不少应考的学子前来上香。” 杨铮认真道:“这世间自有万物生长之理论规律,何须所谓的神佛庇佑?表妹若是相信这个,不若让我用算学为你推演一二,必定灵验得多!”说着,他有些激动起来,便想从袖口里掏出算筹来。 傅般若:…… 她急忙阻止住杨铮:“表哥,我也并不相信这些,只不过是求个心安罢了。” “心安?”杨铮有些茫然,“我记得阿彧表弟年纪尚幼,表妹家中无人要应考吧?” 傅彧是傅般若的幼弟,今年刚满十岁,年幼贪玩,便被傅明章送到了应天书院读书去了。 傅般若一时之间有些失语。她望向杨铮,很是无奈地叹了口气:“自是……为表兄你呀。” 杨铮第一次如此清楚地看见傅般若的眼睛。她的眼睛轮廓很美,眼皮很薄,白净的一片被风吹的有些发红,像是剥了皮的杏仁,眼波流转之间,清泠泠的一片,比月光还要皎洁。 他被她这样注视着,受宠若惊,又有一丝微微的紧张,担心自己身上有哪处不妥当,惊扰了这位姑射仙子般的表妹。 “我?”他呆呆地道,“我又不参加科举,有什么可摆的?” 傅般若一噎,一时之间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感情这位表兄从来就没考虑过参加科举,难怪能做出在考卷上做算术的离谱举动了。 她正要再说什么,阿蘅却忽然扯了扯她的衣袖,目光里有些不赞同。待杨铮走远了几步,阿蘅才轻声道:“娘子为何今日待六郎君这般亲近?” 傅般若一怔:“有吗?” “自然是有的。”阿蘅有些不高兴,“娘子,你可莫要和六郎君走的太近了。六郎君人虽不错,但为人不解风情,又无功名傍身,杨大娘子还是个不好相处的,您可莫要做傻事。” 听了阿蘅的话,傅般若颇有些哭笑不得。 前世她与这位表兄,算不上亲近,也并无什么特别的来往。但她记得很清楚,在玉佩中的那些年里,杨铮年年每逢她忌日,都会来为她上一炷香。也只有他,会向她的儿子提起他的生母。在他那里,傅般若才能真切感受到自己确实活过一回,人世间的一切并未被完全抹杀。 她不怪父母,她虽是他们的女儿,但傅兰因也是他们的女儿,自家儿子更是他们的外孙,他们总得继续向前走下去;她也不怨傅兰因,如今他们是她的丈夫和儿子,不想让人提起她这个早逝的先夫人也是情有可原;她更不责怪儿子,于他而言,自己这个母亲不过是排位上的一行字,既没抱过他,也没养过他,又如何有所思念呢? 只是她虽然不恨他们,但并不妨碍她感激杨铮,一不小心不免就表现得热络了些许。 她在心中暗暗给自己提了个醒,他们两个年龄相仿,一些举动难免会被旁人牵强附会,她可得注意些。 她这么想着,思绪难免就飘得远些了。"女郎当心。"阿蘅出声提醒道。傅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