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章 乱世将倾 (第4/4页)
一时之间,军中连起响应,呼声不绝。史思明见状,知目的已达,大事可成,于是挥手喝停。走到乌重义面前斥了声:“滚!” 此时乌承恩已被打得气绝身亡。乌重义勉强拖起已经跪得麻木的双腿,艰难撑地,摇摇晃晃地起身挪步。不料史思明拿起一把阔背大刀,一刀捅穿乌重义的后心,刀锋拔出,鲜血四溅。 史思明随手扔了刀,下令道:“耿仁智,即刻修表以呈陛下,请诛光弼以谢河北,若不从臣请,臣自领兵,往太原诛之!” 判官耿仁智虽是史思明帐下老臣,却一向忠于朝廷,政见与史思明相悖,闻言立即反驳:“将军先前追随安禄山已是不忠不义,而今上呈此表,如同拥兵挟上,是大逆不道之事,吾不能从。” 史思明怒道:“你敢抗命!” 耿仁智毅然回答:“人生固有一死,须存忠节。如今将军听信邪说,是在为谋反铺路,与其再拖上几个月,不如让我早些赴死。”言罢,主动跪下引颈,决然道:“请速加斧钺!” “成全你!”史思明怒极,抡起铁棒,向着耿仁智的头颅重重砸下,耿仁智遭受重击,伏在地上抽搐,史思明气不过,又举起铁棒砸了数下,加以拳脚。四周部众见此情景,尽皆不忍,不由生出兔死狐悲之感。 乌鸦飞过,落在耿仁智的尸身旁嘶哑鸣叫。 史思明扔了铁棒,走至兵众面前,振臂一挥:“传令三军整备,准备南下!” 是夜,范阳节度副使乌承恩谋除史思明事泄,思明缚之,集兵将于营中,历数其罪,杀副使于帐前。 至此,史思明麾下狼牙军在经历短暂的蛰伏后,再次反唐。 北地的变故牵动着朝堂,一时间风云涌动,另边厢,江湖之中也呈山雨欲来之势。 范阳之变月余后,谢采终于等到了月泉淮出关,再次与其密会。 此番布局,乃是兵分四路,分别针对万花、七秀、藏剑、少林。 先由香巫教四处散播蛊毒,使得求医之人涌入万花谷,造成谷中混乱,再由李崇茂等人趁乱抢夺宝图。 以宫傲为首的十二连环坞等势力入侵七秀坊,作为疑局,目的是借七秀之乱引来藏剑山庄援助。藏剑人手支援七秀,自身则防守不足,以此调虎离山之计,鬼山会、地鼠门等便可大举攻占藏剑山庄,对藏剑武库下手。 而少林这一边,则由史朝义借朝廷之名,征调少林弟子前去修建祭坛,致使守卫薄弱,待清燕楼与月泉宗行动时可减少些许阻力。 “少林的渡法、渡会颇难对付,到时,还要仰仗宗主了。”谢采言语中带上几分恳切。 月泉淮眸中闪过微光,点了点头。他之所以没什么犹豫便应下此事,有两个原因:一来,“不老僧”渡法是与他年龄相仿的同辈人,且为隐世高僧。据月泉淮的推测,这人应当也是有法力在身的,且修为不低。当今之世,修仙者神隐不假,但曾经的血脉和功法传承却并没有真正断绝,总还是会有些身具灵元并加以修炼之人。若是与之交手,想必能从中获益良多。二来,就与他这段时间闭关的理由有关——九鼎。结合长白、幽州、东海青铜鼎之间形成的牵引联系,他已推测出第四枚青铜鼎的下落就在嵩山,少林寺山门所在。九鼎往往镇于山腹中,若是少林一方知道九鼎的存在并有所防护,取鼎时想必免不了一番波折,但总要试试再说。 至于史家父子所图谋的曳影剑,他却没什么兴趣。史家父子想要此剑,多半也是为了此剑传说背后的象征意,握所谓“王道”在手,为他们的拥兵自立添点法理上的借口。 不过,他到时候仍得派个信得过的人从旁“协助”才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