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书写 (第1/3页)
书写
感染科冷白色的走廊上,有三个医生正在交谈。 分别来自急诊科、感染科、神经内科。 这是一次临时会诊,每个人的心情都是沉重的,其实情绪敏感的人不适合做医生,因为每天都会见证病痛的折磨,感受死亡的过程,他们却不能拿出心神去惋惜。 急诊科医生说:“感染指标太高了,即使从抢救室出来,我们也没有什么药……没有什么好药给她用。” 急诊科医生说着,自己先笑了起来,在这个场面显得有些怪异和滑稽。 他说不出是无奈还是自嘲。 “左氧氟沙星不能用,就用头孢一类的吧。” “是的,只能这样了,七天还不能控制感染,就非常麻烦,她现在没有发热,血氧也达到正常水平,就是感染指标很难消下去。” “现在病人可以转进神经内科,有床位了。” 感染科医生欲言又止:“病人使用了单抗,感染比寻常更严重,我们院的药……” “不要再说了。”神经内科的医生打断了她的话,“我们给她冲丙球,先冲五天。” 静脉注射的人体免疫球蛋白,通常被称为“丙球”,有时也用于指代其他的免疫球蛋白制品。 “她如果要用好点抗感染的药,只能去外面买,但现在这个情况,我们怎么说?也说不了。” 几个医生说到最后,也不了了之。 毕竟情况就是这样,他们也无能为力。 唐敬霄也了解到这件事。 感染科医生是这样说的:“很少见的例子,因为病人使用了单抗,这种生物制剂会抑制免疫功能,感染比寻常人更加严重,才出现了危象。我们也接收过类似的病人,感染科长达七天的抗感染治疗,并没有很好的效果,然而国会为了保证医疗保险的合格性,不允许病人长时间住院。” “不得已下,当时我们必须通知病人出院,尽管加急的报告还没有出来,我们也只能嘱咐病人,及时来复诊和按时用药,谁知道半个月后,我再听到相关消息,人已经去世了。” “家属无法接受这个事实,网络上、现实里到处发声,吵我们还算好一点,反正也不会受到什么打击,我们同家属解释过,国会有这样的要求,为了防止医疗保险被滥用,他们也只敢吵我们,不敢吵国会了。” 神内科医生正好在旁边,她笑了一下。 “你们还有得治啊,神内多的是疑难杂症,有的病人得了什么病都不知道,血清、脑脊液、基因标本送去第三方检测,复杂点的十天之后才出结果,刚刚排除了一种疾病,结果病人被通知出院了。病人肯定无法接受,一直询问我们得了什么病,我们居然哑口无言,还不知道怎么给病人用药。” “医疗保险局要监督我们,这里出院后十五天不能再住院,科室要垫付超出的费用,于某个地区,甚至有规定,不允许三个月内多次住院,只能去异地住院,那我们怎么治呢?已经不是治病救人了……其实我们已经尽力,这么多人,每天都忙不过来。” 唐敬霄问:“十天你们才排除了一项疾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